婷丁香基地-日本私人网站在线观看-一本岛在线-色www精品视频在线观看|www.shzcyb.com

2023信創獨角獸企業100強
全世界各行各業聯合起來,internet一定要實現!

2019中國5G及應用排行(分類)

2019-06-06 eNet&Ciweek/樵蘇

今日,5G牌照發放啦!

2019中國5G及應用排行.jpg

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中國移動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及華為公司攜手完成了春晚舉辦37年以來的首次5G網絡4K高清直播,春晚深圳分會場的4K超高清畫面實時傳送到北京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演播室,展示在廣大觀眾面前。

2019年3月16日,一起基于5G的遠程人體手術——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順利完成。位于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的高清視頻畫面,跨越3000公里遠程操控手術器械,成功為身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一位患者完成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包括12個室外宏站、74個智慧路燈桿微站、11個室內分布系統在內的園區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來自境內外的4000名注冊媒體記者能在園區享受5G信號服務。2019北京世園會也成為世界歷史上首屆有5G支撐的智慧世園。

忽然之間,5G就來了。

按照工信部的相關規劃,中國5G將在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目前,5G技術已趨于成熟,5G網絡示范區、試點應用逐步落地,5G應用案例消息頻出,5G智能手機已經面世,2G甚至3G網絡已經開始“退役”。根據相關的預測,在5G時代,全球將會有500到上萬億的設備接入互聯網,跟現在的50億設備差了不止一個量級。5G已然成為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驅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面對這場驅動萬物互聯的通信技術變革,各行各業都異常興奮,互聯網上關于5G的信息鋪天蓋地,似乎5G時代指日可待。然而,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問題幾乎都是一樣的:5G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處在起步階段。

5G網絡還沒建好,但他們已經出發

5G網絡并不是簡單的“4G+1G”,其基站建設對基礎設施和硬件的要求遠高于4G,資金投入將以數千億計,且資金回報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盡管如此,三大運營商一直在積極推動5G的發展,爭先恐后地部署5G業務。

以中國移動為例,在2019年3月21日舉行的2018年業績發布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中國移動將實施5G+計劃。下一步,中國移動將圍繞“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堅持公眾客戶市場與政企行業垂直領域并重,全力促進5G標準的制定、技術的成熟、商業的應用、生態的構建,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推動5G在方方面面實現更廣范圍、更多領域的應用,實現5G的更大價值。

中國聯通于2019年4月23日在上海召開了“聯通5G 共見未來”2019上海5G創新發展峰會暨中國聯通全球產業鏈合作伙伴大會,宣布了聯通在5G時代的新品牌“5Gn讓未來生長”,以及7+33+N網絡部署計劃。中國聯通對5G新品牌的內涵賦予了三個關鍵詞:致力科技創新、賦能行業、給用戶帶來無限精彩體驗的品牌精神和態度。

除了在戰略上的側重,運營商對于5G的資金投入也在不斷加碼。中國移動2019年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其一季度利潤同比下降了8.3%,除了提速降費帶來的營收下滑,更主要的原因是5G建設剛性支出的增加。2019年初,中國移動規劃用于5G建設的資本預算為1499億元,但是隨著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G建設步伐的加速,中國移動的5G投資預算也在持續增加,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其利潤還會有下降的空間。

對運營商而言,5G無疑又是一次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各家運營商將開始新一輪的角逐。而2019年也正是通信行業從4G向5G換道的關鍵期。在運營商的上一個“賽季”4G時代,中國移動通過發力4G業務率先實現彎道超車,而中國聯通也依靠騰訊王卡等一系列流量套餐卡實現后來者居上。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誰都想成為行業第一。

新的技術條件下,唯有采取更積極、更創新的做法,才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另一方面,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從來都是重資產投入,5G網絡建設更需要投入巨額的建設經費,而且5G業務在短期內很難帶來實際的收益。欲戴桂冠,必承其重,在5G建設過程中,唯有持續推進降本增效,確保資源投入精準高效,平衡好當前的業績增長與長期投入之間的關系,才能取得長遠良性的發展。

手機廠商:5G時代的踴躍先行者

2019年2月24日,華為在2019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推出了一款5G手機華為Mate X,售價約17500元人民幣。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這款手機將于2019年6月份開賣,目前已經上架華為官方商城。雖然業內有消息傳出華為Mate X很有可能延期上市,但是華為方面也已經再次確認,Mate X將如期上市。

5G制式+折疊屏的加持,使得這款手機看起來既炫酷又神秘,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智能手機,其17500元的售價也顯得有點“不接地氣”,網絡上有人調侃:“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但是很顯然,華為Mate X的“示范”屬性要更強一些。Mate X發布的MWC2019,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移動通信領域展覽會,參會企業在向全世界展示各自最前沿的發明創造、最尖端的技術實力和發展潛力。華為Mate X的亮相最夠振奮人心,在此之后,全球的5G進程也步入了一個新高潮。

除了華為,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也在爭先恐后地發布5G手機,與運營商之間的緊密合作,也成為手機廠商在發布第一批5G手機時的不二之選。近日,中國聯通公布了一批支持5G功能的手機,除了Mate 20 X,還有中興天機Axon 10 Pro、小米MIX 3、OPPO Reno 5G版、vivo NEX、努比亞mini 5G。

相較于華為、三星的兩款折疊屏5G手機華為Mate X 和三星 Galaxy fold 5G版(約合人民幣14000元左右)的售價,小米、OPPO、vivo的5G手機售價則相對親民,均在8000元人民幣以下。

網絡還沒建好,但是用戶和生產商都已經躍躍欲試。正如高通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在MWC2019上的發言:2020年開始已經太晚,沒有人愿意等到2020年底才有5G,2019年才是真正的5G年。

一向謀定而后動的蘋果,看起來也有點慌了。合作方英特爾的5G芯片研發進展不給力,自主研發5G芯片的事兒雖然已經提上了日程但也未見起色,向三星尋求合作也是無疾而終——三星以產能不足為由拒絕了蘋果的5G基帶芯片采購需求,業界一度認為,蘋果可能要遭遇5G時代的“滑鐵盧”。

2019年4月中旬,蘋果與高通宣布達成芯片組供應協議,雙方也將放棄在全球層面的所有法律訴訟。這兩家公司的“專利戰”已經持續多年。然而在5G面前,過去的恩怨似乎已經無足輕重。

關于5G的“戰役”已然此起彼伏。不過,目前似乎并不是用戶購入5G手機的合適時機。中國移動曾在公眾號中推文表示,2019年不建議購買5G手機,2020年可以考慮購買,2021-2022年才是購買5G手機的好時機。

5G無疑會再塑手機市場的行業格局。然而,市場普遍認為,5G業務在消費級市場很難獲得實質性的收益,這已是業界的共識。《新科學家》雜志最近發表的一篇題為《通話在未來》(Phoning in The Future)的文章指出,5G能發揮作用的主要陣地,在商用領域,不在民用。華為輪值CEO徐直軍也曾表示,即便5G技術更快、更可靠,大多數消費者也不會注意到新技術的好處,不會發現“5G與4G之間存在實質性差異”。

不過,徐直軍同時也表示,華為將繼續投資5G技術,因為“如果你不擅長5G,客戶連你的4G產品都不會購買”。對手機廠商而言是如此,對電信運營商也是如此。這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目前市場如此熱衷5G的原因。

5G+物聯網=“下一輪科技革命”

5G在全球范圍內備受重視。中國和美國被認為是全球5G競爭的主要參與者,而歐洲也已經在緊鑼密鼓地追趕著。歐盟制定的關于5G的其中一個目標是,每個歐盟成員國至少有一個主要城市在2020年前實現5G完全商業化。

5G的應用場景正在遍地開花,在可預見的未來,5G+物聯網勢必成為“下一輪科技革命”。面對新的場景化帶來的挑戰,“5G+”或許會取代“互聯網+”,成為新的時代變革者。作為擁有5年資歷的CDN服務商,云帆加速自成立之初即提出邊緣計算理念并著手產品化。目前云帆邊緣計算產品已落地,其中“超級CDN”以解決(需求變高、高清化、大帶寬)等情況下,保障網絡傳輸在性能的穩定性,構建一個智能化網絡。

 2015年,云帆加速申請了關于邊緣計算的國家專利,并于2018年獲得國家頒發的專利證書。借助可聯網的智能硬件(網關為主),鏈接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終端家庭網關,釋放社會閑置帶寬資源并對其再循環利用。技術創新并非是一句口號,而是保持企業競爭活力、驅動企業長期發展的命脈。隨著5G的到來,超級CDN將為5G時代創造更多的可能。

5G和6G或將同時到來,但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讓5G投入運行

在全世界多行業共同的努力下,5G已然近在眼前。但5G絕不是終點,6G也并不遙遠。5G將實現毫秒級的網絡傳輸速度,而6G將實現微秒級。工信部的相關信息表明,我國已經在開始著手研究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在推特上公開表示,希望5G甚至6G的技術能盡快在美國普及,“它比當前的標準更強大、更快、更智能,美國公司必須加緊努力,否則就會落后”。

在MWC2019上,諾基亞首席執行官Rajeev Suri曾表示,諾基亞將推出6G手機,諾基亞貝爾實驗室(Nokia Bell Labs)已經開始設想6G會是什么樣子,可能使用的場景是什么。但是這位諾基亞首席執行官也表示,現在是研究6G的合適時機,但不是生產任何與6G相關產品的合適時機。

2019年3月24-25日,一場關于6G的國際會議“6G無線峰會”在芬蘭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將近200名研究員和技術人員齊聚芬蘭,從毫米波定位、5G后傳感與通信融合、太赫茲(THz)、計算機全息無線電等相關角度共同深入探討未來的網絡發展標準。

關于6G的討論已經不少,但是多數的行業專家都認為,讓5G而非6G網絡投入運行是目前的首要任務。研究者認為,如果5G網絡大范圍推行,也將為6G提供扎實的基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無線通信很有可能會采取非獨立組網的方式,即4G、5G、6G網絡都可以在同一設備上和諧共存,這也將進一步減少在基礎設施上的建設成本,更有利于6G網絡盡早落地。

開放、共享、共贏,可能才是真正的5G精神

麥肯錫公司在2019年初發布了一份針對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的調查報告,對46位來自全球大型電信運營商的首席技術官進行了調查。報告顯示,由于5G商業模式、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電信運營商們正在考慮不同于以往的商業模式。

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未來5G的基礎設施是能夠共享的,并且希望5G的基礎設施由非運營商的第三方來建造,同時能夠支撐數個運營商提供的服務。

麥肯錫這份報告的調查對象在全球的電信產業中都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5G的使命在于實現萬物互聯。5G網絡的承載者、運營者之間的互聯互通共享共贏,或許才是一切互聯的第一步,是萬物互聯的基礎。

從另一個角度看,5G更迫切的任務在于提振經濟,為社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在用戶體驗和更長遠的未來科技探索方面,5G依然有其獨特的價值。在5G+時代,隨著AI技術的成熟,更多智能硬件的出現,新事物將會有更多可能性,新的應用場景也將不斷被創造,同時也會伴生出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無論是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開拓,還是具體的用戶體驗的提升,5G都值得期待。

向先行者致敬。

相關頻道: eNews 排行

您對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見,請在下方提交,謝謝!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