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企業 |
---|---|
1 |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 | 廣東雪域藏藥連鎖有限公司大龍大藥房 |
3 | 江西江中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4 |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5 | 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6 |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7 | 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 | 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 |
9 | 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1 | 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2 | 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
13 |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4 | 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15 | 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6 |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7 | 廣州醫藥有限公司 |
18 | 武漢九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19 | 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
20 | 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 |
21 | 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22 | 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3 |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24 | 健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5 | 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26 | 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7 | 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28 | 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29 | 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0 | 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31 | 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 |
32 | 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3 | 江西珍視明藥業有限公司 |
34 | 金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35 | 葵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6 | 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7 | 神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
38 | 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39 | 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
40 | 金花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1 | 江西匯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42 | 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
43 | 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 |
44 | 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45 | 廣西金嗓子有限責任公司 |
46 | 青海三江源藥業(集團) |
47 | 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48 | 北京北陸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49 | 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 |
50 | 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51 | 湖北長江醫藥集團 |
52 | 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53 | 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 |
54 | 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 |
55 | 重慶博騰制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6 | 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57 | 海南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58 | 廣西梧州中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59 | 吉林修正堂藥房連鎖經營有限公司 |
60 | 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61 | 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2 | 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3 | 青海晶珠藏藥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64 | 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 |
65 | 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66 | 杭州阿德萊諾泰制藥技術有限公司 |
67 | 北京賽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68 | 山東達因海洋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69 | 青島華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70 | 上海雅本化學有限公司 |
71 | 江西富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72 | 廣州博濟新藥臨床研究中心 |
73 | 江西博雅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74 | 浙江花園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75 | 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76 | 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 |
77 | 山西振東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78 | 廣州綠洲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9 | 山西仟源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0 | 金鴻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81 | 哈爾濱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2 | 承德天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83 | 河北合佳醫藥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4 | 北京康樂衛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85 | 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86 | 浙江佐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87 | 山東金城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88 | 浙江海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89 | 湖南華誠生物資源有限公司 |
90 | 捷信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1 | 廣州創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92 | 安徽華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93 | 甘肅隴神戎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94 | 上海道拓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5 | 浙江華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
96 | 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97 | 廣東康澤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98 | 河北橡一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9 | 上海百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 | 精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01 | 廣州仁恒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102 | 遼寧德善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03 | 山東翔宇健康制藥有限公司 |
104 | 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05 | 上海海欣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106 | 廣東新南方青蒿藥業有限公司 |
107 | 浙江中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08 | 上海合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09 | 安徽紅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10 | 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111 | 北京諾思蘭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12 | 遼寧格林生物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
113 | 蘇州東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14 | 廣東海納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15 | 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16 | 北京賽德盛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17 | 哈藥集團三精制藥有限公司 |
118 | 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19 | 珠海市新依科藍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20 | 北京銀色坐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21 | 河南靈佑藥業有限公司 |
122 | 貴陽新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23 | 信力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124 | 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25 | 博愛新開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126 | 河北常山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27 | 廣東泰恩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128 | 浙江誠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29 | 鄭州翱翔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30 | 北京曠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31 | 浙江燎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32 | 湖北神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133 | 北京星昊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134 | 浙江車頭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135 | 廣東逸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136 | 襄陽佰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37 | 成都歐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38 | 北京中科星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39 | 河南中帥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40 | 濟南百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141 | 杭州奧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142 | 北京先通國際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43 | 四川德博爾制藥有限公司 |
144 | 重慶申高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145 | 湖北宏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46 | 湖北益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47 | 重慶多普泰制藥有限公司 |
148 | 廣東瑞興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149 | 河南豫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150 | 蘇州弘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在醫藥這個相對“傳統”的行業,我們所關注的也一直是變化的部分——比如醫藥電商、互聯網+醫藥、電子處方、處方外流等,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在逐步深入到醫藥行業的腹地,也是未來行業格局最大的變數。
沿著醫藥產業鏈的變化,我們看到,從研發端而言,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了找到靶點、發現分子、構建晶型的效率;從臨床端而言,電子數據采集系統、大數據技術、數字化等提高了數據挖掘能力;從市場端而言,“互聯網+”增加了藥物可及性,新渠道日漸風起。
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互聯網醫療等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醫藥行業,為行業帶來嶄新面貌。但無論怎樣變化,在醫藥這個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中,始終有兩種精神存在,并缺一不可,一種是匠人精神,一種是創新精神。
一輩子只將一件事做到極致
北京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于1669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制藥過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誠然,這是一個傳統的企業,經營的時間甚至超過中國很多朝代存在的年頭,可是它并不屬于過去,更沒有“過時”。相反,它完全能滿足當下年輕人對于“匠人精神”的訴求。如今無論是80后還是90后,都很喜歡那種“一輩子只將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匠人文化,而這也是同仁堂的真實寫照。三百年來勤謹經營,同仁堂對產品極度苛求,還承載著傳播傳統醫學和文化的重任,其底蘊遠勝于大部分企業。低調奢華有內涵,這幾個字就是同仁堂的寫照。
對于中國人來說,“同仁堂”三個字是相當有分量的。無論是從小吃到大的大山楂丸還是那部被衛視臺一遍遍重播的《大宅門》,都是國人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一句“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訓言,亦是同仁堂每一代人對品質的堅持,正式這種根深蒂固的工匠精神,使其能在神州大地上屹立三百年不倒。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
2019年,醫改深化、商業模式探索、“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仍將是醫藥產業的關鍵詞,市場對優質創新藥、優質仿制藥、優質原料藥、優質消費品、優質醫療服務體系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與醫藥產業的深度融合,將形成合力推動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并加速產業資源整合和新業態涌現。
任何成功的創新都是順應了時代的趨勢,如果不謀新求變,過去建立起來的商業模式和市場競爭優勢也許就會蕩然無存。作為一家大型國企,云南白藥集團并沒有僅僅靠吃“老字號”的老本,也沒有只躺在“國家保密配方”這棵大樹下乘涼,而是以其對產品質量的追求與保障,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與口碑;以商業模式的創新,牢牢掌控銷售渠道“終端為王”;以“新白藥大健康”的戰略轉型升級,實現了從傳統國企轉身成為完全市場競爭主體,保障了企業多年來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30%的復合增長率。由此可見,成功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型,都基于對創新的不懈追求。
云南白藥給我們最深的印象是“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和許多人想的不同,白藥不是一個背離初心的企業。企業的傳承有多種方式,云南白藥走的是一條結合消費者需求,擴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路。其中,云南白藥的遠見卓識使得這個企業總是能夠先人一步,挖掘出一片藍海。作為國企,沒有走相對保守的路線,而是秉承著敢于創新的精神不斷開拓。
在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為傳統產業的醫藥如何走上互聯網的快速通道?也許,醫藥行業需要一場技術革命,但這場革命一定和品質與創新脫離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