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名稱 |
---|---|
1 | 寶馬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
2 | 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
3 | 東風日產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4 | 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5 | 沃爾沃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
6 | 戴姆勒一克萊斯勒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
7 | 華泰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8 | 長安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9 | 北京現代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10 | 福特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
11 | 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 |
12 | 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
13 | 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14 | 一汽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15 | 三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16 | 上海東正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17 | 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 |
18 | 比亞迪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19 | 奇瑞徽銀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20 | 山東豪沃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21 | 天津長城濱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22 | 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 |
23 | 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24 | 瑞福德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25 | 裕隆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不斷“補血”,迎接大好前景
2019年年初,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完成工商信息變更,將注冊資本增至30億元,公司去年四季度的兩輪增資由此全部完成。而這并非個例。據統計,從2018年截至到目前,國內共有約8家汽車金融公司完成增資,合計增加注冊資本約110億元,增幅超55%。
很少有一個行業的企業會像汽車金融行業的企業這樣頻繁地增加注冊資本,而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汽車金融快速擴張的業務資金需求。
事實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我國的汽車金融服務也已經成長為萬億級的龐大市場。然而,目前階段我國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具有較大差距。未來,我國汽車金融市場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汽車金融業將有5250億元的市場容量。
汽車金融企業們此時不斷增資,不僅是為了鞏固汽車金融資本充足程度以進一步發展乘用車市場,還是為了減輕財務風險,提高自身的吸收損失能力。畢竟,加滿血槽,才能更好地去升級打怪。
埋頭奮進也要注意新的機遇
在大好前景的驅動下,企業們紛紛將自己全副武裝去占據更大的市場。但是,人一多,路就容易擁擠,尤其是大部分人都朝一邊走的時候。
目前,扎堆燃油車和新車金融領域而在新能源汽車和二手車方面創新不足,已成為汽車金融行業(尤其是傳統汽車金融)明顯的瓶頸。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 2019年1-3月,中國汽車銷量(不包含新能源汽車)為637.24萬輛,同比下降11.32%。而同一時期內,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90萬輛,同比增長209.71%。受鼓勵政策及政策補貼影響,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取得了逆勢增長。
而近幾年,國人對于二手車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二手車交易數量也開始出現大幅增長。但我國二手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卻只有8%,美國等發達國家二手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則穩定在50%左右。
對汽車金融企業們來說,新能源汽車和二手車相關汽車金融服務既是瓶頸也是被忽視的新機遇。未來如何緊跟國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針對新能源汽車和二手車市場研發出更多的金融產品,將是企業們不容忽視的業務方向。
互聯網+的到來,不會唱衰傳統汽車金融
巨大的發展空間加上互聯網風口,使得汽車金融行業不斷有“新兵”加入。像瓜子、優信、人人車等公司,都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與此同時,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也開始介入,汽車金融行業的競爭呈現出空前激烈之勢。
但,這并不代表傳統汽車金融企業就難以生存下去了。
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布局汽車金融才剛剛開始,雖然互聯網巨頭在綜合實力上更勝一籌,但受限于業務覆蓋廣泛,投入精力有限等挑戰,目前對于傳統汽車金融業務的影響有限。相較于互聯網企業,傳統汽車金融公司深耕行業已久,線下積累了大量資源且產品靈活多樣,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金融需求。
另一方面,面對互聯網巨頭的入局,傳統汽車金融企業并沒有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不少傳統汽車金融企業已經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于管理中。
例如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早早地就在大數據等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貸款審批的決策引擎“極速通”,來提升對客戶貸款的審批效率。據介紹,目前上汽通用汽車金融目前每天接到的貸款申請中,有接近60%是通過機器直接完成審批的。對于優質客戶,“極速通”基本上可以實現秒批,放款最短只需要兩小時。
所以,與其說互聯網汽車金融和傳統汽車金融是東風壓倒西風的態勢,倒不如說互聯網汽車金融為傳統汽車金融的發展注入了許多活力。
服務的初心不能忘
而無論是互聯網的還是傳統的,都不能忘記行業的初心是什么。
金融服務一直是銀行來提供的,為什么發展到后來會有專門的汽車金融企業出現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給購車的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優質、有針對性的服務。而且隨著近幾年汽車銷量增長放緩,金融也正成為汽車行業核心利潤來源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企業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將產品做好,更重要的是要用高效、有保障的服務去打動消費者。在西安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的事件過后,奔馳立即聯合經銷商推出了《服務公約》,也正是看到了保障消費者權利的重要性。
畢竟,唯有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提升服務、打磨產品、深耕細作、突破限制、不斷創新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文/忍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