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提供商 | 解決方案 |
---|---|---|
1 | 海爾COSMOPlat | 全場景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
2 | 阿里巴巴 | 端到云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
3 | 聯想 | 物聯網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 |
4 | BOE京東方 | 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
5 | 小米 | IoT開發者平臺 |
6 | 新華三 | 泛在電力物聯網解決方案 |
7 | TCL | AI×IoT智能融合解決方案 |
8 | 涂鴉智能 | 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 |
9 | 海康威視 | 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 |
10 | 漢威科技集團 | 智慧家庭系統解決方案 |
11 | 朗坤物聯網 | 智慧三農綜合服務平臺解決方案 |
12 | 銳捷網絡 | 智慧監獄解決方案 |
13 | 中智訊 | 農業物聯網解決方案 |
14 | 利爾達科技集團 | 智能樓宇解決方案 |
15 | 大氣候農業 | “農眼”系統 |
16 | 深圳浩物聯 | 工業物聯網平臺解決方案 |
17 | 海信 | 智慧空氣解決方案 |
18 | 知路科技 | MIA平臺物聯網解決方案 |
19 | 象輯科技 | 氣象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
20 | 新再靈 | 電梯物聯網解決方案 |
21 | 陜西迪爾科技 | 新零售整體解決方案 |
22 | 蘇州尋息電子 | 室內外無縫定位解決方案 |
23 | 桂花網 | 基于藍牙產品的局域物聯網解決方案 |
24 | Gorilla Technology | 一站式視覺物聯網解決方案 |
25 | 山東成城物聯網 | 奶牛數字化精準養殖系統 |
26 | 安富利 | SmartEdge Agile解決方案 |
27 | 魯邦通 | BMS樓宇控制系統解決方案 |
28 | 輝泰科技(Witium) | 軟硬件一站式行業解決方案 |
29 | 地平線 | 智能駕駛感知解決方案 |
30 | 廣東中科慈航 | 慈安通工業園人員安全看護解決方案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All in IoT:生態致勝,是未來物聯網的升維競爭
2019年6月11日,小米推出了一款“巨能寫”中性筆。從小米米家發布的全程快剪視頻可以看到,這支筆可以不間斷書寫32小時,能寫出π的第十七萬位。這款筆于6月18日0點正式發售,售價9.99元10支,單支不到1元人民幣,迅速吸引了一眾學生黨和辦公室白領成為其擁躉。
這支看起來似乎與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沒什么直接關聯的中性筆,背后是小米對生態鏈的全方位布局。畢竟,那些搶購中性筆的年輕人,在他們短暫而漫長的一生中,需要的遠不止一支中性筆,他們最終要買手機,買手環,買電腦,買電視,買微波爐電飯煲掃地機器人空調洗衣機……以一支沒什么入手門檻的單品來俘獲一波白紙一樣的年輕人,通過高性價比的單品來培養消費者的品牌認知,進而帶領用戶走進其龐大的生態系統,才是這支筆的終極使命。
物聯網是一個浩瀚的工程,非一己之力可以為之。小米推出了IoT開發者平臺,面向智能家居、智能家電、健康可穿戴、出行車載等領域,開放智能硬件接入、智能硬件控制、自動化場景、AI技術、新零售渠道等小米特色資源,可以實現企業的智能硬件支持小愛同學、米家APP控制,支持與米家智能硬件互聯互通,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極致的物聯網體驗。此外,小米還開放了云對云接入方案,即開發者自有智能云與小米IoT平臺對接,間接實現與小米IoT平臺的接入。
2018年,小米試水了空調、洗衣機等家電產品;2019年1月11日,小米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AIoT原本的意思是AI+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平臺),但是從2019年起,對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 in IoT”。雷軍表示,這也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未來五年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加速邁進人工智能物聯網時代。
2017年,我國的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已首次超過手機用戶數量;2018年,眾多互聯網企業紛紛轉型物聯網;2019年,信息產業將從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物聯網時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小米踩準了風口。而今,小米的消費級物聯網平臺已經連接了1.32億臺設備(不包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內置小愛同學的激活設備數超過1億臺。事實上,小米的IoT生態布局早就已經超越了產品鏈的范疇,邁進了用戶鏈的大門。對小米而言,贏得了AIoT,就是贏得了“硬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基礎、品牌效應以及對IoT的生態化布局,將再一次為小米帶來獨特的發展機遇。
萬物互聯時代,安全依然是底層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安全需求在人類需求階梯中是僅次于生理需求的底層需求、基礎需求。這個邏輯在物聯網領域也同樣適用。
在2019年6月13日召開的第七屆NSC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發表以物聯網安全為主題的演講時指出,物聯網信息安全“痛點”頻現,世界各地電力、能源、機場、數據中心等重要機構的物聯網網絡和設備頻受攻擊。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物聯網安全白皮書》(2018),我國暴露于互聯網的路由器及視頻監控設備數量排名位于全球前列,其中路由器數量超過350萬臺,僅次于美國,視頻監控設備數量超過240萬臺,位居世界第一。
5G落地在即,物聯網也將迎來發展高峰。“在大力推進5G落地的同時,不能忘記安全需求,5G安全標準化尚未完全完成,5G網絡需要一個統一、靈活、可伸縮的安全架構,來滿足不同應用的不同安全級別需求。”尹浩表示,“物聯網安全防護與互聯網安全相比更加復雜,解決方案涉及多個層面的問題。物聯網中大多數用戶終端設備結構簡單、低功耗、低成本,在設計規劃時往往很少、甚至根本沒有考慮到安全預算。”
工信部科技司高技術處副處長陳思敏在2019年6月4日召開的2019第三屆中國信息通信大數據大會上致辭時表示,工信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引導,進一步促進物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堅持創新引領,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大力推動物聯網在重點領域熱點行業的規模化應用;構建完善的標準體系,強化網絡安全保障;強化政策支持,優化發展環境。
萬物互聯是物聯網發展的終極愿景,是更高層次的發展需求,映射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則是人類的“自我實現”需求。而安全需求是底層的基礎需求。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不應該是沖突的。
讓一部分設備先連接起來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正在推動著物聯網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農業、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應用落地,物聯網正在從基礎設備走向生態平臺、從行業概念走向大眾生活。
物聯網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對于實現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興起,物聯網將在各行各業的產業創新和變革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萬物互聯意味著將更多設備連接起來。但是在實現萬物互聯之前,我們要做的,是把一部分設備先連接起來。
“東京下雨,淋濕巴黎”是歌詞里只能意會的場景。在萬物互聯時代,這一場景將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