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企業 |
---|---|
1 | 廣匯汽車服務集團股份公司 |
2 | 中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3 | 利星行汽車 |
4 | 上海永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5 | 恒信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6 | 大昌行集團有限公司 |
7 | 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8 | 浙江物產元通汽車有限公司 |
9 | 江蘇萬幫金之星車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10 | 中國正通汽車服務控股有限公司 |
11 | 廣物汽貿股份有限公司 |
12 | 北京運通國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13 | 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 |
14 | 深圳市東風南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15 | 貴州通源集團 |
16 | 利泰集團有限公司 |
17 | 山東遠通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
18 | 天津市浩物機電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
19 | 浙江寶利德股份有限公司 |
20 | 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 |
21 | 廣汽商貿有限公司 |
22 | 四川華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23 | 河南威佳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
24 | 潤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5 | 仁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
26 | 北京惠通陸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
27 | 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東方汽車有限公司 |
28 | 北京祥龍博瑞汽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
29 | 北京奧吉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30 | 歐龍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
31 | 遠方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
32 | 廣東鴻粵汽車銷售集團有限公司 |
33 | 湖南永通集團有限公司 |
34 | 萬友汽車投資有限公司 |
35 | 安徽亞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36 | 湖南蘭天集團有限公司 |
37 | 中國美東汽車控股有限公司 |
38 | 藍池集團有限公司 |
39 | 森那美汽車實業有限公司 |
40 | 山東廣濰集團有限公司 |
41 | 中國和諧汽車控股有限公司 |
42 | 力天集團有限公司 |
43 | 保定軒宇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44 | 廈門信達國貿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5 | 廈門建發汽車有限公司 |
46 | 新豐泰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47 | 綠地汽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
48 | 華宏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49 | 寧波轎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50 | 廣東合誠集團有限公司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排名 | 企業 | 備注 |
---|---|---|
1 | 車好多集團 | 個人汽車買賣服務的交易平臺,實行瓜子二手車和毛豆新車網雙品牌運作 |
2 | 優信二手車 | 集拍賣、檢測、支付、物流運輸及售后服務代辦為一體的二手車拍賣平臺 |
3 | 大搜車 | 汽車新零售和新金融平臺 |
4 | 易鑫集團 | 原易車汽車金融事業部,提供涵蓋新車、二手車交易、汽車金融等服務 |
5 | 人人車 | 二手車交易服務平臺,主打個人二手車、無差價交易服務 |
6 | 花生好車 | 一家為用戶提供“先用后買,終身服務”的汽車新零售平臺 |
7 | 車置寶 | 主打二手車幫賣網絡競價,為車主提供全程免費的一站式賣車服務 |
8 | 58趕集 | 分類信息生活服務平臺,涵蓋二手買賣、汽車租售等業務 |
9 | 天天拍車 | 二手車線上拍賣平臺 |
10 | 車王二手車 | 線上線下二手車服務超市,擁有線下20多家連鎖二手車零售超市 |
11 | 車享 | 上汽集團傾力打造的中國汽車市場首個OTO電子商務平臺 |
12 | 團車網 | 汽車新零售平臺,圍繞汽車行業建立OMO線下場景交易模式 |
13 | 一貓汽車網 | 以新車銷售為主的生態型O2O汽車電商 |
14 | 汽車之家 | 旗下有二手車之家交易平臺 |
15 | 神州買買車 | 神州優車旗下的新車及準新車零售品牌,主打線上線下相結合 |
16 | 換車網 | 綜合換車服務平臺平臺,著力于汽車置換業務及后市場服務 |
17 | 博車網 | 家事故車互聯網拍賣平臺,專注于從事汽車拍賣相關業務 |
18 | 豐順路寶 | 主打事故車殘值拍賣的公司,為各保險公司提供保險減損解決方案 |
19 | 好車無憂 | 主打個人車源的二手車交易服務平臺 |
20 | 優車庫二手車 | 中高端二手車幫買平臺,專注于高端二手車的精選與服務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2017年到2018年,中國汽車年銷量從2912萬輛減少到2808萬輛,增長率為-3.6%,中國車市結束了連續28年的增量市場。
車市有問題,往往最先經受不住的不是主機廠商,而是負責線下銷售的經銷商
“國五轉國六的時候,清了波庫存,本以為市場會有起色,結果到了7月,銷售量又跌倒姥姥家,”一位某品牌4S店銷售表示,“堆積的車成五指山,壓得賣車的透不過氣,要是市場再不好轉,就嘗試轉業了。”那個愛買不買、坐地起價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消費者面對經銷商時有多弱勢,經銷商面對主機廠就有多無奈。能提多少車、要賣多少車、銷售價格怎樣定,這些往往都由主機廠說了算。
除了銷售與主機廠的壓力,據蓋世汽車發布的《2019汽車經銷商運營現狀白皮書》,當下汽車經銷商的獲客單位成本已經超過了240元每條,并且還有逐年遞增的趨勢,而最終轉化率卻只有3%左右。
面對新車利潤的下降,許多經銷商紛紛加大汽車金融、保險、二手等增值業務的投入。以中升集團為例,2018年中升集團增值服務業務達到24億元,同比增長34.4%。
汽車金融是把雙刃劍。“‘服務費’是經銷商的利潤來源之一。但是一定要合法、合規,要明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傳統4S店模式的經銷商已經不能代表整個汽車市場的全部
汽車電商、廠家直銷等汽車新零售的崛起,正在悄悄改變著中國的汽車銷售市場。
2017年,商務部正式發布《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為汽車銷售的多元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經過兩年的發展,汽車電商大體形成了三種模式:
綜合平臺汽車電商:現在只要打開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很容易發現各大車企的身影,仿佛汽車也能夠快遞到家一樣。然而汽車不是巧克力,無論是網上還是線下,該走的手續一樣都不能少。其實,這樣在各大平臺開設旗艦店的行為的最大意義不在于銷售,利用平臺的巨大流量進行宣傳、展示才是這些汽車電商的主要目的。
垂直汽車電商:與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相比,垂直汽車電商是汽車電商市場的主要力量,這些平臺并非主機廠商,他們依靠自己的渠道搭建平臺,往往依靠線上促銷、現金補貼等活動吸引消費者,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完成車輛交付,簡單透明。
車企電商:在互聯網的浪潮下,不少反應迅速的車企與新興車企紛紛推出官方平臺,供客戶直接在網上下單。這種模式可以看做是4S店在網絡上的延伸,但相較于自家的線下4S店,可選車型普遍較少。
多少人考慮電商購車?
智研咨詢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調查的人群中,有45%的消費者會考慮通過汽車電商平臺購買車輛;35.23%的消費者明確表示不會;還有近兩成消費者表示不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慮汽車電商的消費中,四、五線城市的比例最高,一、二線的消費者反而相對較低,且大部分年輕人對電商購車保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不愿意選擇汽車電商的消費者,試駕和售后是阻礙他們接受的主要兩大因素。由此可見,線下與線上的緊密結合才是當下汽車電商首要解決的問題。
二手車的“利”與“信”
與新車銷量首次出現下滑產生鮮明對比的,就是連續8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2%的二手車交易市場。2018年,我國二手車電商的二手車成交量為232.7萬輛,同比增長50.1%,交易額達到1147.6億元,同比增長33.8%。在未來數年,我國的二手車電商行業仍有望保持這一上升趨勢。
近年來,二手車電商之所以能夠如此發展,一方面受益于我國龐大的汽車保有量,另一方面,相較于傳統的線下市場,電商公平、透明的口號已經深入人心。
但是近年來頻頻爆出的負面新聞,正在摧毀著二手車電商們的群眾基礎。
泡水車被評為“車況正常”、對車輛事故記錄不實等故意隱瞞車況的操作和二手車平臺強調的嚴格把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為難過的是,消費者即便發現上當受騙,售后維權也往往非常困難。
2019年的汽車市場,站在風口處的二手車電商們無疑是幸運的,但如果二手車電商們忽視內部誠信機制的建設,處處給消費者挖坑,終有一天會坑掉自己。
任何行業,做得大做不大,全靠一個“信”字。有“信”者,一般來說是有自己信仰的。“商人重利輕別離”,故成不了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