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仁東控股(002647.SZ)開盤一字跌停,報9.47元/股,截止收盤,仍超450萬手賣單趴在跌停板上。
14日晚,仁東控股曾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同時,仁東控股披露2021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其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700萬元至1400萬元。
仁東控股股價“成妖” 曾上演跌停14連
仁東控股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也不斷引發市場關注,自2020年來,其股價大起大落,儼然成為一只名副其實的“妖股”。
截至2020年11月24日,仁東控股歷時近一年左右時間股價由16.74元/股一路攀升至最高64.25元/股,累計大漲283.81%,儼然成為年度A股市場大牛股之一。此后,隨著逐漸被曝出資金鏈緊張、貸款逾期、控股股東質押頻繁被動減持等消息,仁東控股股價開始雪崩,2020年11月25日起更是上演連續14個交易日跌停,股價由60.38元/股大跌77.13%至13.76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2021年春節前的2月9日,仁東控股由最低點6.98元/股,近半個月時間大幅反彈至17.47元/股,累計大漲146.4%,并于2月24日至3月8日間連收8個漲停。
仁東控股接連領深交所函件 涉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投研電訊曾于6月2日發表《仁東控股因逾期債務等收問詢函 連續4年信披考評為C》一文中對仁東控股屢收深交所問詢函件進行詳盡統計,其2015年至2020年公布年報后均被深交所問詢。
事實上,自2020年來,仁東控股接連被深交所下發監管、問詢、關注等函件。3月5日,深交所在向仁東控股發出的關注函中就其股價漲幅較大原因進行了問詢,并要求仁東控股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6月8日間,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因超比例減持公司股份且未按照規定在預披露計劃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實施,涉嫌信披違規被深交所出具監管函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證監會于7月13日向仁東控股下發《調查通知書》,對仁東控股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進行立案調查。
仁東控股網絡輿情口碑調性為負面
隨著證監會決定對仁東控股進行立案調查,投研電訊上市公司輿情研究員注意到,網絡媒體關注的話題主要集中于“仁東控股終被立案調查 蹊蹺漲跌、違規減持各種狀況不斷”、““妖股”仁東控股栽了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遭立案調查”等。在網絡媒體報道中,監管、立案調查、殺豬盤、暴雷等關鍵詞則被多次提及。
而根據投研電訊上市公司輿情研究院統計,通過去除干擾項,百度資訊搜索結果前十頁內容顯示仁東控股的有效信息為87條。其中,中性內容為68條、負面內容為9條、偏負面內容為10條。
此外,投研電訊曾于6月25日發表題為《仁東控股網絡口碑調性為負面 近五年信息披露考評非C即D》一文中,對仁東控股輿情進行梳理,彼時網絡媒體熱門話題“ 黑歷史余音未了,交易所又發問詢,仁東控股大股東忙于套現”、“ 涉嫌操縱仁東控股,知名牛散景華擬被罰500萬,監管部門“零容忍”等,仍赫然在列。
經投研電訊上市公司輿情研究員綜合判評,仁東控股輿情管理失控,網絡輿情口碑調性為負面。
投研電訊資料顯示,仁東控股主營產品構成為第三方支付、供應鏈業務等,營收占比分別為55.85%、40.80%。截至2021年7月15日,仁東控股總市值53.03億元,在電子信息行業124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6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