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丁香基地-日本私人网站在线观看-一本岛在线-色www精品视频在线观看|www.shzcyb.com

2023信創獨角獸企業100強
全世界各行各業聯合起來,internet一定要實現!

“關注函專業戶”中來股份被疑炒作股價 網絡輿情口碑調性負面

2021-08-06 eNet&Ciweek/投研電訊

近一段時間,中來股份好像成了網絡輿情的“大戶”,從理財暴雷、實控人幾度轉讓控股權未果到高管套現……話題甚多。此前不久,中來股份還因為疑似借“華為概念股”炒作股價而受到市場質疑。

投研電訊上市公司輿情研究員梳理發現,進入2021年以來,關于中來股份的網絡輿情開始增多,包括鳳凰網財經、新浪財經、搜狐網、中金在線、證券時報網在內的一些知名財經媒體,都有中來股份相關的報道。

報道內容包括“中來股份密集‘宣傳’與華為合作后 第四大股東減持1.3億元”、“2億元打水漂?中來股份偷偷理財踩雷1月巨虧97%”、“‘關注函專業戶’中來股份又又又被深交所提示了,這次是因為啥?”、“中來股份:商業奇跡還是財務騙局?”、“一篇公眾號推文引來兩連扳 深交所向中來股份下發關注函”、“暴漲90%的中來股份被質疑蹭華為熱點,如何撕下‘蹭熱點’的標簽”等。

1.png

來源:百度資訊搜索

統計百度資訊有關中來股份的報道,負面輿情占據相當比例。去除干擾項后可見,網絡輿情最集中的是以下幾點。

一.中來股份到底有沒有蹭華為熱點炒作股價

6月10日,中來股份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預案,發行價格通過詢價方式確定,該預案隨后在6月25日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6 月 29 日,中來股份在公眾號發布題為《中來與華為聯合打造整縣分布式光伏全場景解決方案》的文章。

同日,中來股份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和華為合作的24H綠電系統已經聯合發布,在高端戶用市場有應用,未來會在綠電系統的基礎上攜手推進‘行業綠電光儲一體化’”。

緊接消息面,二級市場上中來股份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6月29日到7月5日,短短5個交易日股價漲幅接近66%,市值增加約61億元。

2.png

中來股份日K線圖(前復權)

中來股份股價在消息面的配合下大幅上漲,立刻引來更多關注。時值“葉飛舉報坐莊事件”沸沸揚揚之際,投資者對借市值管理炒作股價割韭菜的行為相當敏感。中來股份也因此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3.png

來源:深交所官網

深交所要求中來股份說明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測算相關業務對公司2021年業績的影響,同時充分提示業務相關風險。

對此,中來股份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時表示,中來民生與華為合作情況此前亦有在公眾號平臺發布以及在回答互動易平臺投資者提問時有所提及,前期的發布及回復均未對公司股價產生異動影響。公司不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公司客觀上未能考慮到本次發布后對公司股價造成的較大影響;

和華為合作的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業務方案還是申報階段,目前沒有訂單;

中來民生24小時綠電系統處于起步推廣階段,上半年僅完成銷售約50萬元;

整縣分布式光伏、24 小時綠電系統等產品或者方案是否能夠被市場所接受,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推廣風險。

投研電訊信披質量研究員認為,上市公司在做信息披露時,應對該信息對二級市場的影響有充分預期,從而審慎選擇信息披露渠道,充分提示該業務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及時揭示相關風險。

投研電訊信披質量研究員同時注意到,2020年12月份,中來股份在披露其電池片轉換效率時,也存在未充分披露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未揭示相關風險、信息披露不完整、并對股價造成了顯著影響問題,因此被江蘇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另外需要澄清的是,市值管理絕不等于炒作股價。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市值信號,順應市場規律,綜合運用多種科學管理方法與手段,實現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戰略管理工程??陀^上會形成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共贏。

股價炒作則不然。相關方為了獲取不當利益,利用資金優勢、信息不對等優勢推高股價,編制“利好”刺激股價。割完韭菜后揚長而去,留下一地雞毛。此類事件在A股市場上屢禁不絕,不斷刺激投資者的神經。

二.中來股份相關方是否通過精心設計完成高位減持?

7月1日晚,中來股份發布公告,稱第四大股東嘉興聚力伍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于2021年7月1日,主動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03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95%,減持后持股比例為3.20%。本次減持套現1.3億元。

減持公告的發布直接點燃了投資者情緒,輿情對中來股份釋放利好加減持的操作存在較大負面情緒,股吧上熱議“意圖過于明顯”。

7月15日中來股份員工持股計劃通過大宗交易套現6348.49萬元。

通過查閱公司公告得知,其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批股票鎖定期早在2020年6月11日已經屆滿,第二批股票鎖定期在2021年6月11日已經屆滿。

上述減持行為和中來股份公眾號發文、互動易回復和華為的合作、二級市場股價連續拉高等高度重合,引來了市場的一片質疑之聲。

4.png

中來股份解鎖位置和減持位置

5.png

6.png


來源:百度搜索

媒體和投資者質疑點在于:中來股份相關方的高位精準減持,是否是公司經過精心設計的行為?

為此投研電訊也曾發函問過當事方中來股份。

中來股份回應澄清表示,嘉興聚力為持股5%以下股東,其減持行為無需通知公司。

2019年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期已于2020年6月11日滿足解鎖條件,由于2020年6月開始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向特定對象發行事項(2020.10/2021.6)以及公司定期報告事項,至2021年6月底基本均處于窗口期,員工持股計劃不得賣出;至2021年6月11日,2019年員工持股計劃第二期鎖定期屆滿,因公司業績考核未達標,根據員工持股計劃草案規定,員工持股計劃以第二批出售資金為限向員工返還本金。本次出售具備必要性和合理性。

資本選擇在高位減持是二級市場中的常見之舉,本不應大驚小怪。大眾投資者關注的是,處于信息渠道頂端的相關方,有沒有利用信息差小范圍謀取利益,即所謂“吃相難看”。

中來股份的回應基本上厘清了責任問題,而投資者的質疑卻沒有完全消散,一個大寫的問好依然縈繞在心頭。

三.中來股份在信披合規性方面難言滿意 被相關媒體戴帽“關注函專業戶”

2017年4月12日,中來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泰州中光電獲得了金額總計為人民幣20.28億元的大單采購合同,合同金額占2015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276.28%。這個合同金額相對于公司當時的營收體量來說無疑是個重大合同。

隨后,中來股份在2017年、2018年年報均表示報告期內該合同還在履行中,而其后2019年報、2020年報中,卻已不見該合同的后續報導。

如此大體量的重要合同卻沒了下文,引發不少投資者的疑問,重大合同去哪了?

2017年4月14日,中來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建設年產10GW N型單晶IBC與雙面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00億元人民幣。這無疑也是個重大投資項目。但據中來股份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該項目累計投入僅116.93萬元。在中來股份2020年年報中,也沒有該項目的相關情況介紹。

為此,投研電訊曾發函咨詢中來股份,原問如下:

貴公司在2017年4月11日,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簽訂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泰州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中軍金控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了《600MWp光伏并網電站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合同》,合同金額總計為人民幣2,028,000,000 元。公司在2017年、2018年年報中均表示合同履行中,此后2019年、2020年年報均未提及該合同的履行情況,貴公司是否有通過合法渠道披露該合同的執行進展情況的計劃?

貴公司2017年4月13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簽署《投資協議書》,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00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10GW N型單晶IBC與雙面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其中一期建設3GW N型單晶IBC雙面太陽能電池項目。協議書稱一期3GW項目自項目用地交付之日起3個月內開工建設,開工之日起18個月內全部建成。另據貴公司2019年年報,截止2019年年末,“中來(衢州)公司年產3GWN型單晶IBC與雙面電池項目”累計投入僅116.93萬元。其后2020年年報中也未披露該項目的相關情況。

請問貴公司是否有通過合法渠道披露該項目截至目前的最新投資和進展情況的計劃?該項目預期投資額和未來實際投資額是否會存在巨大差異?

遺憾的是,截至本文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投資者關注的是,對于重大合同和重大投資的后續進行,中來股份是否盡職履行了完全信披義務?是否充分保障了廣大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

中來股份在信息披露合規性方面的不足,還體現在交易所對其持續的監管關注和問詢方面。

投研電訊信披質量研究員統計,自2019年3月27日到2021年7月1日,中來股份累計收到深交所11份問詢函件,其中包括10份關注函,1份年報問詢函。

中來股份也被相關媒體戲稱為“關注函專業戶”。

7.png

來源:深交所官網

上述關注函內容涉及員工持股計劃受讓價格遠遠低于回購股份均價、控制權轉讓、臨時更換財務審計機構、披露技術進展不準確完整、購買私募基金大幅虧損、公眾號和互動易披露和華為合作(蹭華為熱點)等,基本都指向中來股份信息披露方面的合規性、完整性、準確性等層面。

7月12日,深交所完成主板、創業板上市公司2020年度信息披露考核工作并公布了結果。2350家深市上市公司參與本次考核,考核結果為A的公司417家,占比17.74%;考核結果為B的公司1529家,占比65.06%;考核結果為C的公司308家,占比13.11%;考核結果為D的公司96家,占比4.09%。

據資料顯示,中來股份2020年信披考評由B降為C。

8.png

來源:深交所官網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2020年修訂),上市公司在考核期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結果評為C,包括(一)年度財務報告或半年度財務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或僅因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二)公司披露的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或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顯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三)董事會秘書空缺(包括指定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以及由董事長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等情形)累計時間超過六個月;(四)本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四.投資者信任度下降 機構漸行漸遠

信息披露質量不佳,反過來影響了中來股份的資本市場形象,特別是在機構投資者當中。

投研電訊資料顯示,2021年已過大半,還未有券商出具針對中來股份的研報。而在2020年,有9家券商發布過針對中來股份的研報,均為增持/強烈推薦。

另外根據東方財富基金二季度十大重倉股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僅有1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持有中來股份,合計持有僅80股,持股市值989元。該數字看上去有點虛幻,甚至有點搞笑的成分,然而卻是真實的。相比之下,光伏行業龍頭隆基股份的基金持倉比例基本保持在15%左右,同時行業內多家公司被券商深度覆蓋。

上述情況發生在一個過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身上,顯得很不正常。相關情況投研電訊也曾就問中來股份,原問如下:

基金2021年2季度十大重倉股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僅有1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持有中來股份,合計持有80股,持股市值989元。另外,進入2021年以來,尚未有一家針對貴公司的券商研報。貴公司認為中來股份股票投資價值不被機構投資者看好的原因是什么?未來貴公司在投資者(機構)關系建設等方面有哪些計劃以引導投資者認可公司的價值?

遺憾的是,截至本文發稿,該問題也未得到回復。

總的來講,股權結構改善和市值管理,是絕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極為關注的焦點。如果在投資者關系建設方面差強人意,是不是應該反思不受包括機構在內投資者認可的深層次原因?或許,在宣傳自身價值、公司內外制度建設、投資者關系維護等諸多方面,還需要付出更有實質性的努力。

五.上市公司應充分保障廣大投資者的知情權

隨著新《證券法》頒布,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在市場化、法治化的道路上又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企業上市成為公眾公司,必須要按照資本市場的規則行事,公開透明地經營。必須自覺遵守監管部門的各種監管規則,合規經營,牢牢守住“不披露虛假信息、不從事內幕交易、不操縱股票價格、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四條底線。

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上市公司應不斷完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制定并嚴格執行信息披露和內幕信息保密相關制度,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進行信息披露,充分保障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

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應構成上市公司核心的原則和立場。

相關頻道: eNews

您對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見,請在下方提交,謝謝!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