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盤后,大參林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3233.SH,簡稱“大參林”)發布質押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之一柯金龍向招商資管質押公司250萬股,用于補充質押。
來源:大參林公告
公告顯示,大參林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之一柯金龍本次質押250萬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57%,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0.32%。質押期限為2021年8月10日至2022年5月13日。
截至公告披露日,柯金龍持有大參林159,466,562股,占公司總股本股的20.18%。目前其累計已質押24,568,000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為15.41%,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3.11%。
大參林年內股價慘遭腰斬
投研電訊資本市場研究員注意到,大參林2021年在二級市場總體走勢下行,年初,大參林曾一個月上漲近35%,股價一路沖高至106.5元/股,刷新歷史新高;但隨后股價一路下行,最低觸及年內低點38.68元/股。截至8月11日,大參林報47.25元/股,股價年內已下跌52.37%。
大參林2021年日K線圖(前復權)
股價持續走低,股東股份質押有可能出現風險,若觸及平倉線還將面臨被平倉的可能。據悉,上市公司股東把股票質押給銀行或者金融機構,換得貸款以緩解短期流動資金不足所帶來的壓力,這是大股東常用的一種融資手段。但股票質押出去時,會有一個標準,也就是質押率,最高不能超過60%;股票的價格跌到質押時的折算價格,就會觸及平倉線,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就會要求上市公司股東還錢或者進行補充質押等,如果上市公司股東沒有進行相應處理,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就會拋出質押的股票變現償還貸款。
大參林近三年信披考評非B即C
大參林成立于1999年,2017年7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A股上市。據投研電訊信披質量研究院統計,自上交所2016年度開展信息披露考評工作以來,大參林在上交所近三個年度的信息披露考評中非B即C。
來源:投研電訊信披質量研究院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評價辦法(2017年修訂),上市公司在評價期間內存在以下情況之一的,其評價結果不得為A,包括(一)股票在風險警示板交易;(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首發上市的公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或上市當年即虧損,且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未明確具體地提示業績下滑風險或不存在其他法定免責情形;(三)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四)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公司實現的盈利低于盈利預測或業績承諾的80%,且不屬于上市公司管理層事前無法獲知且事后無法控制的原因;(六)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標的資產或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實現的盈利低于盈利預測或業績承諾的80%,且不屬于上市公司管理層事前無法獲知且事后無法控制的原因;(七)公司或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違反相關證券法律法規,或因涉嫌違反相關證券法律法規被有權機關立案調查;(八)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兩次(含)以上被采取口頭警示(含)以上監管措施的;(九)本所認定的其他情況。評價期不足12個月的上市公司原則上不得為A。
另上市公司在評價期內存在以下情況之一的,其評價結果不高于C,包括(一)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二)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三)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實現的盈利低于盈利預測或業績承諾的50%,且不屬于上市公司管理層事前無法獲知且事后無法控制的原因;(四)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標的資產或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實現的盈利低于盈利預測或業績承諾的50%,且不屬于上市公司管理層事前無法獲知且事后無法控制的原因;(五)評價期內公司被本所暫停信息披露直通車資格的;(六)本所認定的其他情況。
投研電訊資料顯示,大參林主要從事中西成藥、參茸滋補藥材及中藥飲片、保健品、醫療器械及其他商品的直營連鎖零售業務,2020年年報顯示,其零售主營收入達137.72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的94.44%。截至2021年8月11日,大參林總市值373.4億,在醫療行業114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7位。